时间:2022-05-07 作者:港勤商务 浏览:
权利侵权的认定,前提是必须有授权的专利及被诉侵权行为。专利侵权判定的首要任务是界定涉案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为准,通过专利侵权认定,法院利用专利法、及其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比如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捐献原则等,以及专利审判司法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准确、恰当地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从而界定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通过专利侵权判定,可以对专利权利要求做出准确、合理的解释,清楚划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边界,为社会公众提供明确的法律预期。
侵权认定需要先选择权利要求的范围,如果不选择或者所有权利要求都选择一般只审独权。建议选择独权及个别从权,即保证保护范围的最大化,又确保权利的稳定性。
侵权认定最重要的判定方法是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原则是判断一项技术方案是否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基本原则,在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应当考虑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技术特征划分,并以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对应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比较。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涉案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如果被控侵权技术方案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或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对于下一步判断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侵权认定,很多人喜欢用原告的专利产品与被告的侵权产品直接对比,这种对比方式是错误的。专利产品可以作为帮助理解有关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的参考。具体判断方法是技术特征逐一对比。专利权人与被诉侵权人对技术特征划分的期望不同,专利权人希望将技术特征概括得尽可能大,被诉侵权人则力求将权利要求划分为尽可能细的技术特征。那么技术特征的划分到底有没有标准,有时一二审法院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具体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以专利技术方案中记载的产品的各部件及其之间的结构关系作为技术特征划分的单元,一种以具有独立功能且能对整体技术方案产生独立技术影响的技术单元或技术单元的集合划分。在产品技术方案中,该技术单元一般是产品的部件或者部件之间的关系。在方法技术方案中,该技术单元一般是方法的原料、产物、步骤或者步骤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注意的是,技术对比是技术特征的对比,不是整体技术方案的对比,更不是技术方案的功能、效果的对比。
等同原则同样是专利侵权判定最为重要的判定方法,也是较为核心的原则之一,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在相同侵权不成立的情况下,才判断是否构成等同侵权。相同侵权或等同侵权原告应当在起诉时明确,等同侵权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进行类似专利创造性的判断。每个技术特征一一对比判断,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基本相同的手段,一般是指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日前专利所属技术领域惯常替换的技术特征以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的技术特征。申请日后出现的、工作原理与专利技术特征不同的技术特征,属于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日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特征,可以认定为基本相同的手段。基本相同的功能,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替换手段所起的作用与权利要求对应技术特征在专利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一般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相关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对应技特征的技术效果无实质性差异,比如不属于明显提高或者降低的,应当认为属于无实质性差异。
说到等同,很多被告会主张,被控侵权产品属于变劣技术,不是侵权。变劣技术方案一般不构成等同,但是也要看变劣的方式。如果因缺少权利要求技术方案中某些技术特征而带来一定的功能缺失或者技术效果变劣,一般不认定这种变劣发明侵犯了专利权。
禁止反悔原则,也是侵权认定一大重要原则,是指在专利申请或无效程序中,专利权人为获得授权,通过书面声明或者修改专利文件的方式,对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作了限制承诺或者部分地放弃了保护,专利局接受的,而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禁止专利权人将已被限制、排除或者已经放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
捐献原则是专利权人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原则。如果在专利申请时没有写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只是记载在说明书中,就算贡献给社会公众了,在后续侵权诉讼中是不能获得保护的。
港勤集团专业提供香港公司注册,境外公司审计,商标注册,秘书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经过多年打造与沉淀,公司客户遍布全球。对每一位客户的服务做到精益求精,让每一位客户感到服务满意。
【返回上一页】
下一篇:商标制度的新概念:商标共存
扫一扫
18926071152
微信同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