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2 作者:港勤商务 浏览:
我国中小企业年内将迎来一揽子勉励新政的密集落地。
今年以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已经出台。这包含: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上限,由目前的30万元进步到50万元;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为,积极推动制作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国度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除了推进落实已出台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工信部等相干部门也已经就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展开摸底调研,研讨制订推动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相干办法以及融资方便化等举动,均有望在下半年出台。
针对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题,已经有处所联合本地实际,摸索树立产业基金,由个人、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性质的基金融会树立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
相干经验未来有望在更广规模内推广。
业内专家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小微企业有着辽阔的市场空间。例如,在大型项目配套的旅游、餐饮、中介等服务范畴,中小微企业均面临市场机会。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现,之所以小微企业资金获得感与政策期望仍有差距,从宏观上看,金融市场本身和社会信誉系统还不够完美;从微观上看,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往往须要以土地、厂房不动产抵押,而这恰恰是小微企业所缺少的。同时,小微企业拥有的大批应收账款、存货、装备等流动资产得不到有效应用。因此,摸索如何支撑小微企业有效应用动产资源进行融资,既是小微企业的急切须要,也是金融服务创新的必然要求。
另一层面,今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增进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审议稿中,明白了税收优惠、解决融资艰苦、降低开办成本等多项规定,将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负,增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业内人士估量,该法年内有望出台。
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等合伙人李波多年关注中小企业立法过程,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现,中小企业增进法二审稿的最大亮点,就是从顶层设计层面解决了“政出多门”的问题。“这个变化在于,多个部门负责变成了一个部门负责,制度上解决了一个根本的问题。”
此外,此次对中小微企业的尺度做了明白。“此前,不同的部委文件中表达不一样,中、小、微的划分尺度也不一样,而尺度隐约在法律实用中会有法律障碍。”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宝树在就草案向会议作汇报时表现,此次二审稿增长了四项税收优惠政策,包含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依照规定履行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办法,简化税收征管程序等。另外二审稿还在融资增进、中小企业开办等方面增长一些规定。
当前,中小企业在增进市场竞争、增长就业机遇、便利群众生涯、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公民经济发展和坚持社会稳固等方面施展侧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离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遇。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为,当前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急需改善,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融资难、“政出多门”管理乱象等问题。
李波也指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还比拟大,尤其是常见的成本上升和盈利程度降落的问题,须要引起立法界和经济界的器重。
据工信部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在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办法的连续作用下,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出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上半年全国范围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长值同比增加了7.6%,快于整体工业增速0.7个百分点。(经济参考报)
联系我们